我發現有關納粹的題材似乎都很好看(這不表示我冷血,我還是有顆少女善良的心~~無誤,希望世界永遠都不要有戰爭吶~~)。

莎拉的鑰匙

莎拉一家在深夜被抓走了,除了那個被她藏起來並反鎖的四歲弟弟。而那年的大搜補被抓了七八千名孩童....。

既使被集中管理了,既使逃脫的機會很渺茫,她還是一直拿著這把鑰匙,心想著她一定要回去救弟弟出來....。

故事的描述的同時還穿插著六十年後,一名記者在做報導時意外發現了這段故事與夫家有關,於是鍥而不捨的拼湊、串起夫家不願憶起的真相。卻沒料到,這卻是她岌岌可危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閱讀的過程大致可以猜出結果,結局更是再平凡不過,也沒有讓人恍然大悟的驚訝,但故事的敍述手法在莎拉及記者的時空交錯著,一切都那麼順暢、那麼連貫又一氣呵成。

看過這本後推廌給土豆的媽,她看了幾頁才發現"疑~我看過了"~噗。但還是再讀了第二遍,因為真的就是那麼好看呀。

 


穿條紋衣的男孩

通常會被拍成電影的書,幾乎都是書厚字體小,這樣就算了,有時還來個三部曲。但拿到這本書時,那厚度及重量讓我有點訝異,翻開內頁,文字一點都不小,行距還頗寛,好奇著是怎麼樣的故事可以那麼吸引人還拍成電影。

也因為書不厚、字大行距寛,所以在日本來回的飛機上就看完了,彩哥還一度覺得怎麼可能看那麼快。(這是有閱讀障礙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呀,啦啦啦。 反正他看不到,所以亂污衊他......。)

會讀那麼快除了上述原因,另外是此書的文字非常的樸實,沒有什麼拐彎抹角或讓你有想像空間,也不需要去拼湊始末或猜測,所以其實讀起來是有那麼一點不夠吸引人的,但想不到結局卻很有爆點。

冷血屠殺猶太人的劊子手萬萬沒想到報應會在自己兒子身上。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被屠殺的猶太人不只有成熟的大人,小孩也一併受害。

被報應在骨肉身上比報應在自身還要痛徹心扉,真是諷刺的結局吶。

 


 安妮日記

一個十三歲猶太少女的日記,有什麼魔力可以譯成五十多種語言發行?

猶太人受迫害的年代,他們一家四口連同其餘共八個人,受同事的幫忙在密室躲了兩年多的時間。兩年多不能出門的日子~~好可怕。

我兩週不出門就開始憂鬱了。而且想必安妮倖存的父親口袋很深,才能讓他們這樣撐過兩年多...............。咳,離題了。

會知道她,是前年去荷蘭旅遊,找資料時看到有個景點叫"安妮之家"。當時很單純的想"不過就是個猶太少女的藏身之處呀",完全沒興趣去一探究竟。

後來有機會讀到這本書,以為會在日記裏讀到大量被迫害的內容。但其實只是在密室內的一些心情記錄、流水帳,還有在缺乏食物的情況下,人性的變化。當然也可看到幫助他們的人那溫暖的一面。所以讀起來心情沒有預期的沉重。

偶爾也有描述密室差點被發現的過程。在那密室裏,生活依舊在過,但被迫害的恐懼也依舊存在著。

雖然只是心情記錄、流水帳,但看著日記的同時會覺得,這是出自一個十三歲女孩之手嗎?我現在回頭看我未滿十八姑娘一朵花前寫的日記,真是幼稚的可以。(所以人家才能出書啊!呆子)

咳,又離題了。

在躲藏兩年多後,離自由的日子不久,希特勒終於垮台了。但在那之前,就在猶太人擁有自由前,八個人全都不預期的被抓走了。

看到書末最後的期間紀事,在被被抓走後,猶太人快要得到自由不到一或兩、三個月前,他們卻全都陸續被迫害或病死了,除了安妮的父親。

看到這裏,仍然會讓人不勝唏嚧。

如果我在那之前讀過了這本書,也許我應該會想進去"安妮之家"看一眼 吧。

上天垂憐,為什麼要有戰爭這種事存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野旅人 的頭像
    野旅人

    野旅人

    野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