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個放在口袋很久的名單,終於一遊。
這幾年漸漸喜歡上老房子,看著老房子重生覺得欣慰,雖然重生後好像感覺少了點什麼,但至少免於被拆掉的命運,保留住時代的年輪。
逛老房子跟逛老街一樣,人少才能好好品味老房子的味道(明明就是比較好當網美XD),所以我們一早店家都還沒開就到了。
只是停路邊而已就綠樹成蔭,環境也太好了。
小院後面還發現小鴨,也太復刻時代感了XD。
沒人真的很好拍啊啊啊~。
喜歡眷村的空間,感覺心都跟著開了。
連路牌也要融入時代感。
你要說這是裝置藝術也可以,但它其實是垃圾桶~。讓任何有可能破壞整體感的事物改造的無違和感真的很棒。
這不是台東鐵花村的熱氣球嗎?(誤)
這個街道圖我也喜歡~~。
家的故事。
悠哉的逛了兩圈,離午餐還有一段時間。
距光復新村不遠有間建於1959的民生診所,原為已過世醫師「阿飛仙仔」林鵬飛的「民生診所」和故居。農會以它深具霧峰人共同的記憶,歷時兩年將其打造成「霧峰民生故事館」。
前有庭院、大樹下的民生故事館顯的很清幽,一眼就愛上這樣的環境。
整修前的模樣。
在玻璃帷幕裏的診療室仍保留當時的器具,可以一窺當年醫師看診原貌。
好久不見的磨石子,小時候我老家也有呢。
一樓後方還有農學食堂可供用餐,但不用餐也可以入內參觀這座老房子。
二樓展示著神靖丸的紀念展覽,1945年的一月,載著台灣醫生、醫療人員、農業工作者的日軍運輸船「神靖丸」在越南西貢外海被美軍擊沉。而這裏就展示著醫生們的生平。
我們待在這個老房子的時間不比逛光復新村短,因為這裏有太多故事可以看了,甚至還有當年醫師婚禮的影片,太珍貴了!
在那個年代可以用驕車迎娶,果然是醫師世家(歪)。
對比路邊挑夫襯托出當年台灣窮苦的普羅大眾。
還能包下火車車廂甚至車上用餐,就算在現代也不是一般大眾能負荷的(又歪)。
展示品也很有看頭,還有家書呢。
這個模擬當年軍艦被擊沉的模型做的很逼真,那冒著黑煙是用棉花做的,真有創意。
逛了一上午再回到光復新村,中午就在麵粉遇見水用餐。
點了麻婆豆腐拌麵、麻辣乾拌麵、醉雞、燙青菜、桂花酸梅汁。
上菜才發現原來兩種麵醬是一樣的,只差有無豆腐而已.....冏rz,沒豆腐那份應該點炸醬麵吃吃不一樣的醬料。
這麻婆豆腐拌麵的醬看起來就很不一般,一入口~喔喔喔~好好吃啊~~香辣竄入味覺,太特別的味道了。
豆腐與麵醬一起入口,那味道剛剛好,perfect!
醉雞、燙青菜、桂花酸梅汁也都不錯。
很美味的一餐,只是份量不多吃完很空虛,但還好有排餐後甜點。
到隔壁的散水吃烤麻吉跟紅豆湯,不知怎的,吃完還是空虛XDDD,是有多餓啊我。
忍不住和池上鳯鳴197(已歇業)的烤麻吉比較,相差十萬八千里....。吃完還是空虛......。
出了光復新村,在路口看到玉鳳越南小吃,忍不住又買了越南麵包(到底前面都吃兩攤了是有多空虛)。沒想到意外的好吃!
還有時間就到附近的亞洲大學看看。
是說,歐洲快走遍的我們到底為什麼要來這裏啊,噗~。
不過這裏的歐風建築的確值得順路過來走走看看。
下午再到921地震教育園區,門票異常的便宜,除了淺顯易懂的解說牌及震憾人心的921原址原貌,還有解說員詳細解說,非常適合老小親子遊啊,大推!
照片看不出來,但頭上的建築設計是以針線情縫補大地為主軸概念。
除了室外地形原貌,室內則有當年災難的相片,也有可互動的實驗台了解怎樣的建築最防震。
逛完園區聽完解說居然已過兩小時,當我們想去地震體驗館時才知道原來要取票預約場次,每個場次只限25人!
太殘念了,沒做功課的下場,應該一進來就要直奔先預約的。
晚餐到麵五三屋台ラーメン解決,車子開進田野,彩哥一直問確定沒錯嗎?
是的,沒錯,它就在田間小路上,週邊沒有任何商家,還有超大型停車場呢。這麼偏僻的地方,準時五點來居然還沒搶道頭香,已經排到第8號去了。之後也一直有人來排,但其實很多位子而且上菜速度也快,就算晚到應該也不會排太久。
我們點了豚骨白湯拉麵及赤湯味噌拉麵,外加一份燒鳥。都很好吃。
只是我們沒注意看菜單,也沒想到一份只有一串,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