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走的一條古道,從全線開放拖到只剩部份開放,從沒有限制人數到每日總量管制而且還要申請入山證,從免費拖到付費。
終於,我來了。
(雖然不免可惜一下沒有免費的時候就來走,但使用者付費也是應該的)
傍晚抵新城,晚餐前的空檔到崇德海灣走走剛好遇到滿載而歸的漁獲。看漁獲上岸的過程也挺新鮮的。
飢腸轆轆到了餐廳想說店家怎麼那麼低調不開燈,結果店家記錯時間害我們期待的原住民晚餐泡湯,真是欲哭無淚~。口袋有幾個名單,但當下只想吃海埔蚵仔煎 + 戴記餛飩,只好不情願的(?)從新城進市區填飽肚子。
彩哥很隨興的捲起農夫式褲管然後問我他有沒有很local,我說我會PO上網結果被他青,只好打馬賽克了 XDD。(沒有比較好!)
因為以前也有跟愛呷團來,所以PO食物給她們痞乓,結果珍妮花立馬回:「又去!」
我抬起頭跟彩哥說:「拜託,我今年還沒來花東耶。」
他秒回:「不可能!」
......................
今天入住東進武嶺也來住過的七星彩虹民宿。
不知是否將入秋,隔天日出前海邊觀景沒有預期的美麗。
豆漿甜度將將好很好喝。這次點了上次沒吃的米糕及刈包,米糕還可以,但刈包我就喜歡了。控肉軟硬剛好,酸菜鹹度也是,香氣都有了但如果再加個花生粉及香菜就更完美了。
進入錐麓古道前先簡單說明一下申請流程好了。請先上網申請入園證(入園前1天15:00前至30天內提出申請),待通知是否通過准許入園(入山證則不需要),拿著入園證至售票口買票,一人200。
售票口就在燕子口(現場購票與入園查核時間每日上午7時~上午10時止,進入步道後最晚下午三點前需回到售票口),我們是第一組抵達的,原本要開去600公尺外的遊客中心,售票人員好心跟我們說隧道下白線內可以停車(大約可停四輛)。
付費後售票員就會開門讓你走下錐麓吊橋。一般遊客沒有申請是無法行走的。
7:20起走。
上面那座是小紅有跟我推廌過的山月橋,希望明年初開放後也能去走走。
看了說明才知,原來舊山月橋以前能通到現在我們路徑上的巴達岡部落遺跡呢。
錐麓古道目前只有開放3.1K,過了錐麓吊橋後一路爬升,今天我們狀況都不是很好,不過雖然覺得腳步好沈重,但中間還是沒有休息的走到了整段古道最精華的斷崖處。因為我們都不想被追上,然後有可能要跟人家爭道,提升了這段的危險性。
爬文時就覺得這段好危險,走在其中真的覺得危險(廢話)。但步道寬度其實沒有想像的窄,兩個人錯身也是可以的,只是沒有人想走外面就是了 XDD。
步道岩壁都有繩子可以拉,真的覺得危險的話,拉著還是很有安全感啊~。
彩哥有帶GoPro,我千叮嚀萬囑咐一手拿GoPro一手要拉繩,眼睛要盯著步道!
但其實也不用我叮囑,生命自會找到出路(?)。
9:30抵終點。
原本我們是第一組,在斷崖拍照被兩組人追上,走到終點休息時來來去去一組又一組,但我們悠哉的泡咖啡、吃乖乖、殺柚子,還後悔沒帶地墊來躺,天氣實在太舒服了,最後待了40分鐘才走。
回程避不開上來的人潮,在平地都不見得會車時會讓的人,在這裏都很有禮貌的在較寬闊處就先禮讓了,沒有人想當那個間接的推手,噗~~。
不知道為什麼,個人覺得回程比去程恐佈。仔細看影片中有位阿北,直接貼在壁上禮讓我們通過 XDD。
老闆娘很用心的介紹每一道菜,所有食材不放鹽及味精,只有用香菇粉替代。素食蔬米線讓我們讚不絕口,湯頭濃郁但喝起來無負擔。
看起來沒什麼的涼拌菜,其實椰果泡過哇沙米,吃起來的口感像花枝,吃起來跟本沙西米的啊。
板娘偷偷說其實外面不少店家是用椰果裝花枝......。
南瓜濃湯使用部落種的南瓜,只加鮮奶、橄欖油,很好喝!苦瓜上面是蘿蔔葉=白蘿蔔上的葉子,吃起來味道像雪菜,每道菜都很入味。淋在白飯上的醬也是自製,裏面還有養生的紅黎,主菜則是素魚排。
香蕉蛋糕也是自製,採用當地部落綠皮香蕉,特別的是還加了黃飛鴻花生所以微辣,還沒吃過辣的香蕉蛋糕吧,好吃柳,板娘自稱Yuli的黑暗料理。
這時來了兩個外國人,板娘的英文很溜!
佳興檸檬汁必買啊。店家去年底還重新裝潢了呢,看我是不是真的快一年沒來了~。
這個小錐麓步道只有短短的600公司,我只能說.....恩......,就這樣。
但我想說的其實是,買了一年的椅子終於開箱!
人生就是這樣(關人生什麼事),當你帶出門卻沒機會用它,沒帶了卻剛好有機會用又惋惜沒帶出門,就這麼兩張椅子買了一年還跟新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