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要走悠閒路線騎車到台北吃美食了。
本想偷懶4+2到鶯歌,想想今年下半年就要與車友騎一趟紀念隊長桃高行了,多少還是練練吧,於是仍騎兩輪直接出發到鶯歌與土豆媽及球球集合。
8:20出發,11點到大稻埕,林合發油飯當中餐,金桔檸檬來解渴。
這次老闆問我要酸一點嗎?我想試試也好。上次就覺得好喝,這次酸一點更好喝!!
林合發油飯hen好吃,連挑食的球球也稱讚。
以前大稻埕對我來說只是空有一個名詞,現在喜歡看老房子的我越發喜歡來這個地方了。
小巷也有驚喜。
今天的目標是北門,但想不到週邊也有許多百年古蹟,看得我們驚嘆連連!
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18年完工。後面還有一大片的建築群正在整修中,如果全台灣的歷史文物建築都可以好好的被保存該有多好。(已完成整修,名為: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
真的很美!
三井物產舊倉庫,原在51公尺外,舊磚塊拆下在這個新址重組。
這道在入門處的山牆本來想與主建物合組,但是因為技術上的問題,最後只能展示在此。
好難得看到戶外飲水機,一定要拍一下 XDD。
高架橋拆除之後重見天日的北門。
臺北市政府在2015年啟動的都市復興計畫「西區門戶計畫」當中,將北門的景觀重整列為重點項目之一,首先在2016年初拆除北門旁的北門高架橋,同時於城門周圍打造廣場式的開放空間,期許將北門塑造為如同巴黎凱旋門般的「國門」意象,成為臺北的歷史地標。
真是德政!!
斑駁的城門訴說的歷史。
對面的台北郵局也好美啦!!成立於1895年。後來才知道可以入內參觀,沒進去真是可惜了。
台北相機街。
原本以為看完週邊的古蹟了,沒想到還有撫臺街洋樓藏身在街道裏。為臺北府城內僅存日治時代之商用建築古蹟之一。
看完古蹟該去吃點心啦。名聞遐邇的阿宗麵線本人第一次吃......。
醬料自己加,不吃辣的我唯有吃麵線一定要加辣。
非常好吃!我們覺得大腸很脆口,但彩哥覺得嚼不爛。先生~您牙口不好吧?
有名的龍山寺順便朝聖一下。
回程時走路橋,有一段是直接可以看到橋下,懼高的球球害怕的模樣姑姑覺得好笑 XDD(姑姑壞壞!)。
球球可是難得出門呢,學武術、有底子出身的她跟著我們騎跟本不費吹灰之力。平常不出門只是純綷懶骨頭.....。
去年一個人的吃吃喝喝小旅行來這裏就覺得大漢溪河濱公園牆上的畫很有趣,例如拾穗,還有youbike呢。
這次再經過,又多了好多有趣的名畫KUSO。例如「仙拚仙晚宴」改編「最後的晚餐」,把耶穌與12名信徒共進晚餐的畫面,變成中國眾神齊聚的晚餐!哈哈哈哈,真是太有創意了。
還有好幾個沒有入鏡呢,下次要騎慢一點好好欣賞。
我很喜歡樹林這一段自行車道,路旁綠意盎然的行道樹看得人身心舒暢。
我更喜歡這顆快到鶯歌前的大樹,每次經過前都要多看兩眼,這次還是第一次停下休息。
後面整片綠地看起來也很舒服,而且還開滿了小白花。
到鶯歌老街吃阿嬤ㄟ豆花,居然巧遇騎警。鐵馬與駿馬當然要來一張啦。
8:20中壢→11:00大稻埕→12:00北門→13:30龍山寺→16:50中壢,8h30m,共80K。
總騎乘時間4h30m
↑↑↑ 時間拉很長.......,很認真在吃吃喝喝有沒有~~XD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