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篇:【嘉義】竹崎天空走廊、太興岩步道、千年蝙蝠洞、燕子崖
2016.04.24(日)
昨晚入住承億文旅旗下的嘉義商旅,每個館的系列都很時尚。因為花蓮館在試營運,所以有買一送一的活動。花蓮也好久沒去了說~~,所以立馬就下訂了。
大廳內有個看起來像販賣部,但我不確定是什麼的小店(因為關門了)。裡頭擺了不少老東西,感覺跟嘉義歷史文化有match。
雖然我一向不太尊重他,但還是禮貌性的問他照片可以公開嗎?
「不行!!!!」
「管你的~~~」XDDDD
再打開房間門,這價錢值得啊!(兩館各一晚,假日價3990,只到五月底.......)
雖然飯店走時尚風,但很多照片都是擺跟當地有關的風景人文,加分~。
原本部份行程是要在今天走的,沒想到第一天就全部砍就了。附近有可以賞桐的地方,但是一早起來地上是溼的,想必也都被打趴了。
想想也不知道去哪好,就決定去西螺了。因為騎單車經過一次,印象不錯。後來再慢遊一次,小鎮給我的感覺極佳。多年後的今天再造訪,它還是當初看到的單純模樣,沒有被台灣習慣性的庸俗觀光破壞,真好。
西螺大橋於民國41年完工,採華倫穿式桁樑,共設計32座橋墩31個橋孔全長1939公尺,在當年可是遠東第一長橋,也是僅次於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長橋。
現代來看,西螺大橋還是很有特色。雖然當年交通重要樞紐的功能已被取代,但其歷史意義不能被抹殺,每年還封橋在橋上舉辦文化節,行走其上應該很特別,看得我這個沒氣質的都想要去感受一下文化節的氣氛了。
鎮上還是那樣的樸實,老街屋依舊吸引我的目光。延平老街騎單車跟本三步一駐足五步一停留,再加入進去逛老屋的時間,這樣都可以耗掉兩小時。
彩哥抬頭發現這棟樓↓的特別之處,原來這間金玉成鐘樓已有百年歷史了。因為早期經營鐘錶所以在建物頂端有鐘樓的設計,下方貓頭鷹造型的窗延,貓頭鷹的日語蘊藏著幸福到來的含意。
東市場斜對面的螺溪齒科,不只外型典雅,裏頭看起來也都還維持古意哩。但手機對比功能不佳,拍不出來@@。
好搶眼的顏色,彩哥今天的色調好入戲 XD。
建於日治昭和7年(1932年)的捷發乾記茶莊,混合漢洋和風格裝飾,後代無償提供(糾甘心)做為「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
將老建物整理為文化館比蓋一棟現代化的鋼筋水泥要來得有意義得多,而且逛起來更有fu啊。
文化館還有免費出借腳踏車,只要押證件就行了,是不是糾大心啊~。
有團體在聽解說有關西螺的文化,可惜已近尾聲,不然我也很想坐下來聽。
有一位歐巴桑未結束就起身離開,走到外面對朋友說:「供休固啊啦~咖共嘛洗ㄏㄧㄚ~」
朋友:「哩恩係加A郎嗎?」
歐巴桑:「嘿啊,啊恩勾~咖共攏ㄏㄧㄚ啊~某蝦密。」 ← 白眼白眼白眼!某蝦密勾一底拍照,呿。
離開時還看到一位看起來像志工的外國人用英文在跟幾個亞洲人介紹文化館的裡裡外外,感覺很妙,也有著小感動。外國人認同當地的文化,當地人反而不屑一顧,真是強烈的反差。
很多人都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那最醜的風景是什麼?是扛棒。先前在PTT看過相關文章,真是說到心坎兒裏。以下舉例,看到老屋上的扛棒或廣告帆布,史組長不禁眉頭一皺。
鐵窗也是啊啊啊。
西螺背包客棧也是老屋「順成行」修復而來的。(建於1925年)
上次來看到這間有"唉唷~不錯喔"的感覺,因為它不只是背包客棧,還是個小型的圖書館呢。而且這次來看還是跟當初看到的一模模一樣樣喔。
早在清領時期,因位於渡船頭驛站附近,南北商旅匯聚於市後街一帶,聚砂成點而成為市集。東市場1935年(昭和10年)間興起,最初只是竹管棚架搭建市集。後來才以1953年西螺大橋建成時剩餘木料,建築為現在的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部份則是1965年才完成。 (取自魅力西螺)
現在的東市場發展為創意市集,不像一般被小吃攤位塞滿的老街,東市場讓你走起來不阿雜,逛起來有趣味。
小菜也不錯。
難怪用餐時間人潮不斷,我們等了好~久~忍不住要催了才剛好輪我們。但老闆們手腳其實很快,只是突然的人潮要慢慢消化。
上次來的時候還沒有這間廣合商行,這次就來逛逛。建於昭和7年(1932年),西螺昔日頗具代表的廣合商行早期經營類似廸化街的雜貨洋行。其特色為二樓陽臺台欄杆上以羅馬拼音拼出的廣合商行日語「RINKIOGOSHAUKO」。現由台灣永豐米糧行承租經營。
是不是看到這樣的擺設就會很想要進去逛!而且老闆非常的熱忱,既使你沒有要買東西,還是很歡迎你進去看看,因為老屋就是要是讓大家可以一同感受。
台灣永豐米糧行提倡吃當季、吃在地、吃原味、吃健康,提供健康五穀雜糧、雲林在地農特產與小農產品。所以專賣「雲林日曬米」,無農藥、無化肥~~。
好可愛的郵政寶寶,還有老公公老婆婆耶~~~。(好啦,我知道你們的重點在小新...............的大象)
前面是糧食銷售,後面則是與老屋有相關性的資訊。牆上放著改造老屋過程的照片。
小時候我家也有這種拉門設計的電視耶,打開電視即開,拉門一關電視也自動關機。
我們點了桂圓紅棗茶與梅子黑豆醋。不知是不是太健康了味道極淡@@...............。
拿了西螺簡介的小冊打開,看到老房子做這樣的排列讓我驚豔。
不禁聯想到捷克的Telc。
當初在Telc當地買了幾間小房子,因為太貴,所以無準整排下手,只能挑幾間買。 但也有整排的小房子(紙)當紀念 XD。
小時候的老家也是一模一樣的磨石地板 + 老式扶手,這趟根本是我的老家回憶之旅嘛。
多年後三訪西螺,它仍是初訪時的純樸小鎮模樣,真好。甚至更多老屋修復了,而且都整理的很好,沒有過多的商業氣習,讓你真正在逛歷史,走小鎮。真心推廌給喜歡這種氛圍的人,來此走一趟絕對值得。
不過也因為商業氣習低,沒有一般老街那樣有過多流於庸俗與吵雜的環境,所以人潮也不如一般老街來得多。但這也是我喜愛這裏的原因之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