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一篇:【花蓮】太魯閣之砂卡礑步道
2013.11.24(日)
早安!美麗的太魯閣。
氣象報告說花蓮會下雨,而且合歡山還下雪了,以為太魯閣也會受影響而冷的多。沒想到全團發威,老天爺給了我們這麼個爬山的好天氣。
看到這一大片的落石有訝異到。去年我來騎的時侯還沒有啊,而且區域也太大了吧。
一好說這其實是很自然的現象,但在我們平地人看來就解讀成了土石流之類的。
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區南、北地勢均高,中央地帶因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碰撞交界以及太平洋西岸亞熱帶颱風豪雨區,產生複雜的地質現象。持續進行的極速造山運動,以及立霧溪的極速下切作用,形成奇特之高山、峽谷地形。(文取自維基)
一早車很少,空氣好,山色清。跟自己說,以後爬山都挑早晨最好。
在綠水下車後大家開始整裝。爬山前全體做暖身操拉筋,做完後自己覺得不夠,抓到時間就持續做。
上山前一好帶領大家做敬山儀式,希望大家都能快快樂樂爬山,平平安安下山。
(有沒有發現大家幾乎都有登山杖?)
單膝脆地,手倒酒。大家開玩笑的要一好倒多一點,或是"能不能倒雙手?"←這不是拿來喝的!
一改昨天輕鬆的裝扮,今天的一好看起來好專業,可見綠水文山古道不是憨人所想的哈你甘單。當然這對一好來說還是一塊小蛋糕,但為了爬更多高山,保護的動作還是多一層的好。
跟著一好唸著敬山文再把酒灑在土地上就完成敬山儀式囉。
抬頭發現原來我們站在楓樹底下,陽光透過樹葉灑進來,好舒服的暖意。
一好要大家依腳健的程度排成縱隊。因為爬山是個團體活動,所以大家要互相照應,腳程快的要等腳程慢的。腳程快的走前面而不等後方並沒有比較厲害,而且是個自私的行為。真是說的好啊!
但,我並沒有要排後面的意思啊!!雖然我腱子肉比較強壯一點,並不代表我的腳夠健啊。
當一好說自認腳程慢的排前面,大家都超謙虛的立刻往前排,然後我們就只好排到後面了(所以我們是厚臉皮?←大誤)。明明大家腳上穿的、身上揹的看起來都很專業啊。而且人手一支登山杖,只有我們挫哩蛋。
大家幹嘛那麼謙虛啦~~。
當年我跟彩哥有走過很平易的2K綠水合流步道,今天要挑戰5.4k的綠水文山古道。
顧名思義就是綠水到文山的古道。安娘為,綠水這個起點要開車到天祥上面的文山都還要一段路了,何況是爬山,看來今天會很有挑戰性喔。
看到牌子寫的嗎?約需5小時,所以預計九點開始爬,兩點可以下山,但.........。
一開始就是一公里多的不間斷陡上坡。
爬山真的要穿吸溼排汗快的衣服,像我穿棉質的就是錯誤的示範。因為在高山上衣服溼了又不容易乾是很容易失溫滴。還好今天天氣大好,所以我還不至於有失溫的危機。而且隨時擦汗以防衣服溼掉。
雖然一路陡上很費力而且汗流挾背,但我還滿享受的,哈。
後來發現排後面也有好處。因為隊伍較長,所以前面在爬坡時,我們在後面就要等一下,Queen還說:「以這樣的速度,你們應該沒有運動到的感覺。」喔~不不不,太大看我了,感謝前方不太快,剛好給我喘息的時間~本人肺活量小啊。
而且除了喘息,還可以有時間拍照。
後方這位爸爸好認真,延路拿著筆記本記下一好在延路的解說,打算下次帶小朋友來再解釋給他們聽呢。
喘息完,拍完照,前面還沒動,就拉起筋來了 XDD。
感謝Queen對這次活動的用心!!
爽歪歪的爬完陡坡才走了一點多公里而已,休息一下補充體力。
好想拿中餐出來吃,噗。但是不能那麼快消耗糧食,於是營養口糧、乾果、橘子快速補充就繼續前進。
連續陡坡後走在平緩的陵線上。
不時可以看到左右美麗的山巒。
台灣,真的,好美。
亞洲幾乎每個國家都比台灣大好幾倍,但是台灣這麼小的一個島,超過三千公尺的山就有上百座,怎麼不好好珍惜呢?
一好很認真的講解著古道上的人文歷史,原來這裏以前可是有原住民部落的呢。
- 太魯閣族抗日戰役:背景為日治初期,日本人亟欲取得台灣中央山脈的樟腦及各項礦產,與世居深山的原住民的狩獵文化發生衝突,因此在1914年爆發了日本殖民政府與太魯閣族人的戰爭。為了進行戰爭準備,日人多次進入太魯閣山區進行嚴密的探勘,並在戰爭時期動員了近兩萬名士兵與後勤支援單位,兵分三路攻打太魯閣諸社。另一方面,太魯閣族利用地形巧妙敏捷地出沒,從山間、樹蔭襲擊,頑強抵抗。因此日本人並沒有輕鬆取得勝利,然而戰爭前後折騰了兩個多月,最還是在雙方實力懸殊的狀況下,太魯閣族被迫表示願意歸順。日本政府統治臺灣50年,但統治太魯閣族才32年,由此可見太魯閣族的強悍。(文取自健行筆記)
因為賽德克巴萊這部片讓大家關注到賽德克族,但其實太魯閣族在1914對抗日本人的死傷更加慘重。後來日本人不敢小覷太魯閣族人的強悍及對地形的了解,因而強迫所有部落遷移至山下以防後患。
說到太魯閣族人的強悍,一好說:「所以我以前個性很尖,但到了平地唸書就慢慢被磨平了。現在回到山上,又慢慢突出來了。」XDDD喔~~我笑了。
我可是很認真在聽講解的喔,只是本人腦容量有限....。應該要學那個爸爸抄筆記才對。
Wow~~看到天祥就表示文山不遠了。
話說,大家幾乎都自己揹背包,只有我從頭到尾只拿一個小DC爬山。揹背包的事交給男人就好惹。(挖鼻孔)
終於走一半可以吃午餐了!!喔~~我好餓喔~~。這可是一好的愛心飯團喔。
一好幫我們三十個人捏的愛心飯團,池上米+鹹魚+馬告(山胡椒)。
走召。女子。口乞!
為什麼不能續團?
吃完飯繼續前進,後面的路越來越原始囉。
在爬山前,一好看了我們昨天的腳程,原本打算將綠水文山改為文山綠水,也就是下往上改為上往下啦。噗噗,我們的腳程讓一好拿~麼沒信心嗎?但後來Queen還是堅持要走下往上的綠水文山,所以我一度以為走了一半,後半應該就輕鬆了。
飄起小細雨啦,行前買了個有雨衣的小背包,立馬派上用場。
吃完飯時,一好說後面的部份路段需要用手攀爬,所以隊伍要穿插一男兩女以便協助。Queen在幫大家排隊伍時,對著後面的我跟彩哥說:「你們兩個就當男的用了。」噗滋 XDDDD~~
果然後面的路更崎嶇,有時得手腳併用。
看看我那背影雖然雄壯,但走起來還是有輕盈的感覺 XDD。
好個斜面,但這也難不倒我滴,依然是踏著穩健的步伐前進。
而且還有空拍照,哈哈。
因為走崎嶇路比較耗體力,所以又餓了。
看到我了嗎?我在倒數第四個喔。
瞧我笑那什麼死樣子。一好在說如果遇到熊怎麼辦?跑得比別人快就對了!
到了這裏變倒數第五個了。
步步都要小心,不然掉下去可不是開玩笑滴。
邊爬還是要邊拍。
底下是泰山隧道,遠方的雲開始堆積囉。
再1.5K就到了,加油!
想不到最後一段路也沒有比較輕鬆
看看我套在手上的小DC,多方便吶~~一點都不礙事兒。
換彩哥下更是輕而易舉。
快到終點前一好開始唱起了歌來,聽得舒服極了,爬山怎麼可以這麼享受?!
雖然爬這種手腳併用的山路比較累人,但我還滿引就以的說,就~~很好玩啊。
爬完囉,最後來張合照。
感謝一好!
一好說,穿的那麼專業是為了方便爬山,不是為了展現身材。但,穿這樣誰不會去注意身材?!XD
老天爺真的對我們很好柳,爬完了才下雨。耶~~~~~~~~~~~~~~。
下山時看到九曲洞步道因為落石而封閉,以後應該也不會開放了,好可惜,這可是太魯閣平易近人的步道中最美的一條,還好我去年有騎上來走一遍啊。
遊覽車又下到了綠水,這裏的雨停囉,所以一好為大家示範如何用兩根登山仗、一條長毛巾跟一條長繩做簡易的擔架。
1.兩根登山杖、一條長毛巾跟一條長繩(這繩有個名字,我忘了)。
2.繩子置中將兩根登山杖兩邊綁起(一好有說個專業的綁法,但我有聽沒有懂)。
3.量好被救難者的身長。
4.將量好的肩膀處再兩邊綁上毛巾就大功告成了。(毛巾是要讓揹的人置於前額的)
聽講解的同時順便拉筋,時間一點都不浪費呀,哈哈。
好神奇,這樣扛起比自己重的人都沒有問題。身為高山響導的一好還真的有這樣揹人下山過耶,好強。
而且用這樣簡易的擔架揹人也省力的多。只是揹的人脖子要夠硬,不然很危險。我跟彩哥說:「那你也可以揹啊,因為客家人都有硬頸的精神」(冷~~)
感謝Queen及一好!這趟行程的所有安排有很多突發狀況讓Queen費了好多心思,一好真的是個專業的高山響導,讓我們此行收獲滿滿,我聽解說都超認真的說(但記得不記得起來又是另一回事了,噗)。
對了,前一晚一好還來民宿唱歌給大家聽。老人家我在抬腳而且早早睡了,還好有人錄下來呀。
原本預計九點上山,兩點下山,有時間還可以去清水斷崖或七星潭走走。沒想到我們快四點才下山,哈哈。
這次行前決定只帶小相機真是明智,因為行進時並沒有太多停留的時間可以照相,一切都要快狠準!如果帶老爺的Canon G12,應該會礙手礙腳或是被我撞到掉漆吧。
雖然今天的山路都是上上下下,但反而沒有砂卡礑來的腳酸耶。我想是有暖身有差吧,以後還是不要大意不管走什麼都暖身好惹。
Queen說如果乳酸堆積喝醋或檸檬水有效,登楞~~我以前怎麼都不知道。我都木已成舟,腿已成蘿蔔了才知道還來得及嗎?
本來以為爬完沒事,隔天搞不好就鐵腿,但如果肌力練的夠強就不會乳酸堆積,事實證明恁北的腱仔肉真的很強壯!
延伸閱讀: